Home
 

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請勿用遊戲聲浪騷擾身邊鐵路乘客

2010.04.28
港鐵馬鞍山線(烏溪沙方向)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rUX5zXThQO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中的男子在大圍站一上車,便沉醉在iPhone的遊戲中,但沒有調低遊戲的聲浪,又沒戴耳筒,全車其他乘客便一直"享受"他遊戲中"悅耳"的配樂和打鬥聲

真對不起,列車車廂內的電視已經夠嘈,實在不能容忍更多可以避免的噪音,在你享樂的同時,身旁的乘客就絕不享受。

請顧己及人,其他乘客都想有一個寧靜的乘車環境,或者想小睡片刻,或者想溫下書,睇下書;我不是要阻止你在車上打遊戲機,但懇請也顧及一下身邊的人的感受,把遊樂機調較至無聲 (mute),或者戴上耳筒,那麼你又可以享受遊戲,我也可以靜靜的搭車,不受你的騷擾

(可惜影片的效果不佳,車廂電視的聲浪搶過了,又是另一個問題)

2010年4月9日 星期五

是傳媒鼓吹港人暴動嗎?

今日部份報章的頭條:

香港陷暴動邊緣
東方日報 (2010.04.09)

曾蔭權亂港 隨時暴動
太陽報 (2010.04.0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港陷暴動?????
我今早一下子給這個報章標題嚇了一跳

原來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昨日公布的「香港和諧社會」民意調查結果,指四分之一的受訪成年人認為,「只有用激烈手法,才可使政府回應訴求」,比率較2008年上升4.5個百分點

且先看看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的有關新聞稿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公布
香港和諧社會民意研究項目調查結果


以及相關的調查數據(PD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港社會不再和諧,爆暴動的危機逼近(東方)
香港社會不和諧,暴動危機迫在眉睫!.....(太陽)
一旦任由民怨繼續升溫,最終可能「爆煲」,引發暴動 (蘋果)


究竟中大的學者有否說過將會"爆暴動"呢? 據蘋果日報引述研究所副所長王卓祺,他說:「唔單止 80後激, 50後都激,政府好難搞。再唔推實質措施,遲早會爆煲。」

「爆煲」= 暴動?

我不明白王卓祺骨子裡「爆煲」的真正含意,但我覺得記者單憑「爆煲」一詞,就大字標題香港陷暴動邊緣,是否斷章取義了一點,是否有煽動港人情緒,煽動港人發起暴動之嫌呢?

還是只是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說了一句:民怨積累多年,政府卻採取鴕鳥政策,他認同目前形勢嚴峻,若不小心處理,社會有條件暴動,只欠激發點......... 記者便在此大做文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者,調查的問題是:受訪者對用激烈手法要求政府回應訴求是否同意?

「激烈」!!! 大家認為甚麼叫做激烈的手法呢?

在立法會丟蕉? 推倒警方鐵馬? 抬棺材? 爬大閘? 掛黃絲帶? 苦行?
還是... 放火? 打爆商店玻璃? 推倒警車? 丟石頭/雜物? 圍堵街道集結?

我覺得每個人對「激烈」的定義都各有不同,有些人覺得跑步已是很激烈的運動,但有些人認為三項鐵人才是很激烈的運動

究竟被訪者A認為的「激烈」,被訪者B是否也認為是「激烈」呢?
究竟被訪者C認為的「不激烈」,被訪者D是否也認為是「不激烈」呢?

調查中也指出:在具體社會事件上,62%受訪者認為「八十後」青年在立法會外進行「反高鐵」時的肢體衝撞是非常激烈,50%人認為公民黨及社民連使用「全民起義」宣傳「變相公投」十分激烈。

你是否也覺得激烈呢? 甚麼是激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3萬人贊成激烈抗爭!!!!!!!

究竟153萬人是怎樣計算出來呢? 究竟中大是否真的訪問了超過153萬人呢?

原來....研究於2月21日至3月1日期間以電話隨機抽樣方式,成功訪問1,005名18歲或以上的香港市民,2010年有25.9%受訪者同意/非常同意用激烈手法要求政府回應訴求,以2009年600萬成年人口估計,即有150萬人左右認同激烈對抗方法
(中大新聞稿)

因此變成........153萬人贊成激烈抗爭

是否真的能夠這樣以偏概全嗎?

若果剛好訪問的全部1005人都同意用激烈手法,那麼是否全香港600萬人都這麼「激」呢?


再者按調查,25.9%受訪者同意/非常同意用激烈手法要求政府回應訴求,其實相反地,也有56%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用同樣的推斷,是約有300多萬人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用激烈手法要求政府回應訴求

用這個角度,香港陷暴動邊緣,隨時暴動的機會率有多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意調查..... 我可否調查和研究一下,究竟有多少民意是由傳媒帶動呢?

究竟有多少人會看到報紙說"1+1=3",便想也不想便認為是"1+1=3"呢?

民怨..... 有多少是政府做錯,極起民憤,還是傳媒渲染的報導、誇張的標題,使民憤更催熱烈呢?

傳媒應監察政府,更應作警世的預警,但欠缺客觀,為銷量而用譁眾取寵的標題和頭條,實有欠道德和操守

雖然當今政府是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若果有一天,香港人真的因為今天的標題,而被煽動情緒,加深不滿和怨氣,真的導致暴動爆發,死傷無數...

記者們,編輯們,你們還會睡得安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