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2014年8月17日 星期日

致今日準備「保普選,反佔中」遊行的朋友

致今日準備遊行的朋友,請看一看,想一想:












「有票 真係唔要?」當然要!如落實,這是政改的一大步

但一人一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的一票,有甚麼選擇,有甚麼人讓我們去投這一票?這便關乎候選人提名的問題

試假設,你去街市買橙,你可以用你的一蚊去買一個橙
但賣橙的幫你篩選了最差的3個橙,一個爛的,一個被蟲蛀的,另一個乾的
你有錢,也有得3選1,真係唔要?

買橙的話,你真的可以唔要,但選特首不同,無論候選人多爛,終有一個會當選,甚至只有一個時自動當選,香港人就會被這人管治最少5年之久

正如現在澳門特首選舉,就算澳門人多不滿現任特首崔世安,還是只有他一人競逐連任;正如極權的國度北韓,人民是有一人一票,連中國都做不到這普選,但配合北韓的國情,候選人規定只有一人,而候選人是由執政勞動黨控制,可想而知,就算人民手中有票,當選者其實不是由人民話事;試反問自己,這就是普選嗎?這是你所想嗎?你想你的一票其實被控制嗎?

今日欲走上街的你,你會話你是想「保普選,反佔中」。我告訴你,我們都是想保普選,更心切希望保障特首選舉是由普及和公平公正的方法,提名出來,一人一票選出來;反佔中,說實在,我們也不想浪費時間兼冒險地佔領中環,如中央和政府能給予我們真正的普選,佔中根本不會發生,也不會有人支持,但現在你相信中央和政府能給予我們沒篩選兼真正普及公平的特首選舉嗎?還是在迫我們「袋住先」類似北韓的選舉概念嗎? 他們的「保普選」,是保障香港人的利益,還是要保著黨中央的利益呢?

再者,不要被誤導和被誇大佔中的害處,看看過往美國的佔領華爾街,台灣的佔領立法院,佔領運動有這麼大的害處嗎?但其背後的理念和所爭取的,其目的是否大過行動的害處呢? 如利用一惜間的不便,能換取全香港人有更美好的將來,讓全香港人享有真正的普選,能選出真正惠及香港的特首,這抗爭行動值得嗎?

「佔中」行動雖不能與當年孫中山革命相比,但作個比喻,孫中山先生當年所作的是不是違法呢? 是不是對當時的人有損害呢? 是!但他因此成功推翻了滿清政府,把中國從千年皇帝制度解救出來 (只可惜歷史上中國後來出現了毛澤東),他正確嗎?

我不反對任何人今日走出來遊行/參加簽名,因為每個人都有自由發聲和表達己見的權利,也應尊重對方。但走出來前,請你先清楚主辦者的理念和原因,他們所謂的「保普選」,和你心目中的一樣嗎? 你支持和應同他們的理念嗎? 你支持怎樣的普選特首和立法會的方案呢?你走出來遊行的目的,是人去我去,是有錢收才去,是被迫,還是真正 自己的訴求,是真正同意主辦者的理念嗎? 你明白甚麼是「和平普選」嗎? 你明白甚麼是「和平佔中」嗎? 你明白政府/主辦者支持怎樣的政改方案嗎? 你知道建制/泛民/學界提出過怎樣的政改方案嗎?

走出來前,好好想想

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

日本侵華戰敗投降69周年

1945.8.15 日本侵華戰敗投降

人民日報 評論:
日本至今未肯正視歷史
為了表面的國家威信,而掩蓋過去是可恥的
能夠正面接受和總結過去的教訓,
才算得上是值得驕傲的國家


沒錯!但...為何中國總是...
有口話人, 無口話自己
如果自己都做得到, 就不會讓別國小看
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強國」




















Source: TVB News (2014.08.15)
安倍晉三出席二戰死難者追悼式
http://news.tvb.com/world/53ed94436db28c1a66000000/

2014年8月9日 星期六

佔中或反佔中?

(網上圖片)
據今日新聞報導指:「全國政協戴希立指,希望建制泛民不再聚焦佔中或反佔中,應該務實討論政改方案」

其實從來我們都是在討論政改方案,普選公投也是選擇提名/投票方式(不是是否支持佔中),而佔中也只是爭取真正普選的最後手段,温和/民主/學界也一直拋出政改的方案

只是政府/中央的所謂商量早已預設框架,親中/建制派一直用「反佔中、反暴力」來對打,仲搞個簽名活動去反佔中,又狙擊泛民及支持者,但沒提出任何政改和普選方案去促進討論/共識

究竟是誰不打算討論,迫我們逆來順受;就當簽了一億個名,就當沒人佔中,沒人抗爭抗命,沒人擲蕉,那麼中央/政府就真的給你一個公平的特首普選? 香港人不要這樣天真!他們現在這麼怕,甚麼公民元素也落閘,不予討論,就是怕失去了中央和商人的利益,怕選了一個真心為香港人著想的特首,令他們的利益和 著數受損

甚麼是特首要愛國愛港,這是很可怕,因「愛」只是感覺/感受,不能厘定,不能量化,每人對他人的「愛」都有不同的感受,這怎能成為一區之首的選擇標準,所以普選需要的是制度,一個港人和選民能普遍接受的制度。怕的是像現時不依制度的特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urce: http://www.881903.com/Page/ZH-TW/newsdetail.aspx?ItemId=738709&csid=261_341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鄧達智:一個理由,頂唔順!

(蘋果日報圖片)
香港著名時裝設計師 鄧達智先生在報章評論表示:香港全體巿民不如一起來罷工!一個理由;頂唔順!

他指自由行益了某些商人,卻要整體港人陪葬。要罷工的,何止個別部門人員?而是整體香港人,排山倒海的負面現象,我們真的受不了;頂唔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本人真係唔明點解無人(包括政府)嘗試去教育下佢哋,我知佢哋因歷史問題落後我哋好多,但不能一面要我哋去忍讓和縱容,更一面侵蝕香港人

是不是因為人家多幾個臭錢(甚至黑錢),就要我哋把香港倒退至民智未開時?


香港政府花得錢去拍廣告叫我哋包容,電視台拍得離地劇集叫我哋不要歧視,但不用方法去教育他們,去教他們尊重本地人!連大陸都會掛banner叫他們文明啦!


對!香港過去有很多不同種族的遊客,文明程度不同,文化也有差異,但為何到大陸自由行來到,香港會出現咁大的影響和反響,真的是香港人問題?


而我真的最擔心的,不是能否成功教育呢班大陸人,而是真的整整下,連香港人都變成咁。呢粒老鼠屎,把香港這百多年辛苦所建立的文明,毀於一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讀:

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香港警察,非友即敵?

(網上圖片)
熟悉我的朋友或會知道,我對紀律部隊都很喜愛,尤其消防/救護/GFS/警察等,我對他們作為紀律部隊有一份崇敬,也覺得香港的紀律部隊很專業

所以我絕無否定警察們的工作和重要性,正如早前啟晴邨的開槍事件,香港是需要專業的警察去除暴安良

我知道示威者中,以及香港一些市民,有些已經去到逢警必鬧的地步 (我七一遊行那天都看到),但我自問不是野蠻的他們, 我以前在工作的地方處理不少失竊/有人不適的案件,也樂於配合到場警察的工作;我也試過被截查,也乖乖的呈上身分證;我更試過被捉衝紅色人像燈,結果嚇得我像做錯事的男孩;因為我知道這些都是警察的工作,應該尊重。以往一些新聞報導市民如何野蠻指罵警察, 我也有在fb為警察抱不平... 所以我清楚香港是有部份人不分青紅皂白,或為求脱罪, 就辱罵警察

我現在和曾經工作的地方(包括政府),面對過不少野蠻的家長/學生/市民,故有誰的母親沒被問候過? 所以我知道這是很委屈,很難受,有苦自己知,尤其是你們做執法者的,面對的一定比我們還多。我不能說這是人工包,也不贊同,但這就是社會,做面對社會的工作,就是要處理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任何國家地區和工種都是一樣

雖則有人可以說警察不簡單,但也只不過是一份工作,但為何香港人對警察的判斷和表現這麼緊張呢? 因為我覺得警察不是單純一份工作,也和其他紀律部隊不同,他們執行職務時,有比普通人大的權力,他們身上有武器,必要時也可運用武力和武器,但如果判斷錯誤,如果警察的想法有偏差,對市民是會有傷害的

不過,我們是不應把矛頭指向前線的警務人員,但為何香港人在這場示威和清場行動這麼留意前線警察的表現呢? 為何要勸籲各位警察,真的要正直、不徇私呢? 除了因為我上述所指警察不單純是一份普通工作,更是因為在近來的政治氣氛下,我們真的看到和感到警方在處理市民示威集會時,或牽涉政治/親中組織時,手法上的不同和不公,活像警察成為了政府打壓人民的工具,讓人民對警隊失去了信心,這是很危險的事,對警察和市民都是很危險,因為當市民對警察沒信心,這對警察執行其他維持治安的職務時,絕對倍添危險, 也會衍生更多不滿和衝突,所以我才不想警察和市民互相對立;而我質疑的,不是我們有否將所有警察視為政府嘅工具,而是最重要的,政府有否視你們警察作為其工具,利用了你們前線的專業和武器,這才是我們所擔心的、所針對的。正如另有fb分享文章指出,警察今天被邊緣化,甚至被妖魔化,始作俑者是誰? 我知不是你們,我們現時所希望的,正正就是請不要誤會市民是視你們為敵。謾罵你們的,也只是全香港很少人、9萬多遊行人士(警方數字)的很少部份、也只是511位被捕人士的某些部份,我們大多真的很和平講理,很尊重你們的工作,亦尊重每一位發聲,甚至選擇抗爭的香港人

因此, 我不是針對你和任何一位警務人員,而是看見現在的香港狀況,實在很痛心,而警察當日的清場行動,雖然知道你們很辛苦很勞累,家人也很擔心,但我們看到政府和警方指揮人員的決定和手法,是很傷心,亦很憂心香港的未來和日後的集會空間

有指警察清場有法可依,我絕對明白,前線警察清場只是執行職務,執行上司的命令;但我著眼的是政府和警方的指揮人員,是如何去運用這些權力,如何去執行法例,更甚是這"法"是否合理,合法和合理是怎樣平衡?

此外,就著遊行時行車線的問題,我當然明白緊急車輛通道的重要性,我明白處理人群控制的難度,要顧及很多周邊的持分者;但當時我在銅鑼灣的軒尼詩道,看到很多巴士/的士/私家車被困,我反而覺得把車輛困成這樣,不會更加阻礙緊急通道嗎? 如能早一點對增加的人群作出安排,如 早一點先疏導車輛,既能讓出多一條行車線給遊行人士,也能妥善留下東行慢線作緊急用,好過現在東行兩條線都被未能疏導的車輛塞死,緊急線都封了。再者,我相信普遍遊行人士的文明,正如七一當日我被逼在維園內,看見St.John推傷者離開時,人們都立刻讓出通道;當大會廣播指因要讓救護車駛過,出口需要截 龍,園內的大家都立即停下來,也回想之前的反國教集會,相信大家也看過一張相片,人群如紅海段分開,讓路予救護車離開;我作為其中一個遊行人士,我不知道 當中的因由,但我只覺得可以做得更好,好過現在兩敗俱傷,製造更多怨氣

在網絡上,有人分享李明逵97年前電視訪問片段,我想指出,當時他的預感很正確,覺得被他不幸言中,中國政權下香港警察可能要違背意願,執行不想執行的任務,而在港英年代遊行集會警察主要是維持法紀和秩序,97年後或會使用不必要 武力... 片中當時(1992年)的李明逵很政治正確,他說如被逼做不道德或錯誤的事,他會說不和抗命。現在我當然不是叫大家抗旨,況且片中的李明逵當時已是助理警務處長,所以才咁大口氣 =P  但我只想讓大家明白,應憑良心工作,也想讓大家明白,大家是香港警察,是為香港人服務,我們都是香港一份子,唔好中當權者的詭計

說真的,我從沒打算針對前線警察,也沒所謂的偏向性,而正是這份對警察的敬意,與看到現今香港的狀態,我才會感到矛盾和痛心

前線警察們,真的不要氣餒,不論左中右,香港野蠻人多的是,份份工都會遇到,行行下街也會遇到,但警察不是單單一份工,除了除暴安良,更有保護市民的使命,也是香港民主自由和法治的指標

我知道大家的立場或會有不同,但都只是為香港好,為未來好,這就足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讀:





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

立法會的職責

很多人都認為,立法會議員「厚多士」,在議會搞事,又拉布又掉蕉,甚至現在出現了衝擊,覺得他們阻礙了香港發展,搞亂香港,或令自己得益的議案無法通過

但別忘記,立法會的職責,除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更要控制公共開支,及監察政府工作。立法會本應要制衡政府,阻止政府做一言堂,議員就是要反映民意,為我們發聲

可惜現在議員的比例,為政府護航的建制派和不由大多選民選出的功能組別議員佔較多,使政府很容易通過很多議案,使立法會的功能形同虛設,不能有效反映民意

既然議員未能在既定程序下制衡政府,阻止惡法通過,政府也越來越不理會民意,更專權更一意孤行,故議員只好尋求他法

衝擊和暴力是沒人想發生的,但當人民發現自己的聲音沒被政府聽入耳,發現自己居住的地方漸被專權支配,發現已無制度可制衡政府,發現政府不單莫視民意和不真心商討,更寸步不讓,衝擊和暴力是很容易出現的後果,正所謂「官逼民反」

說實在,彭順包小三、殘厠嘆啡,關我們甚麼事,為何人人關心關注,但東北發展、政改普選、中共白皮書、警察濫權…… 和我們每一個人、我們的下一代、香港的未來有關,為何你不去關心、不去發聲、不去理會你的未來?

香港有今日的自由,有咁的繁榮安定,你有咁多錢洗,都是靠我們、靠好多人、靠你去堅守和爭取的!

試想想,如立法會未能發揮應有作用,司法下的法官成了治港者,只為權力和政府服務,令人腐敗的權力就會無制肘地侵蝕香港,剝奪我們香港人的所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讀:

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勿帶金屬氣球乘鐵路

(網站"MTR expo"圖片)
農曆新年花市,金屬氣球通常是熱賣的商品,亦很受大人細路歡迎

但請注意:切勿帶金屬氣球及氫氣球乘搭鐵路,因金屬氣球上升令兩條電纜接上,會引致電力短路,除阻礙列車服務,更有機會發生小火或爆炸

根據香港鐵路附例,攜帶氣球進入港鐵範圍,最高可被罰款三千元及入獄3個月

其實金屬氣球如果甩手飛上天,亦會污染環境,請小心

(蘋果日報新聞圖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新聞:

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對「包容」之我見


先謝謝大家,因為可能好多人都曾經「包容」過我的錯失

不過我認為「包容」不等如 容忍啞忍、縱容;現時內地人在香港的行為問題,我個人覺得他們不知道自己有問題,這就是問題最根本的問題

「包容」存在的問題是,犯錯者沒得到提點,根本不知道自身的問題,問題便會繼續,甚至加劇,所以當問題是社會性的,而且非常普遍的,受影響的一方更應站出來發聲,讓他們知道他們如何影響別人,要讓他們知道他們的錯誤,其實是由其他人來承受承擔

正如近日有一篇網上文章 ( 《 連我老母都唔包容我!》),裡面引述了一個例子: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媽帶我到花園街逛,走近一個賣玩具的小販檔。一個粉紅色的海棉球拍吸引到我的注意,我伸手摸摸看,覺得觸感十分特別,玩着玩着把它弄破了。

小販沒有發現我弄破了玩具,但我媽發現了。她問小販:「這個多少錢?」賠足款項後,一掌掌打在我的小手上,我痛得哇哇大哭。

我那天真的被打得好慘,現在這麼大了我仍有印象。我和媽引來途人側目,當時一個途人插嘴說:「細路仔多手好正常,唔好苛責佢,包容一吓啦。」

我媽怒目一瞪,指着途人,正色厲聲道:「包容一吓?家陣係唔係你賠錢?佢以後整爛嘢嘅後果係唔係你一力承擔?唔係就收聲!」路人馬上閉嘴逃逸。從那天起,我再也沒有手多多亂摸過任何一件商品。



的確,上一代家長教育方法,雖然很痛很醜,但只少讓兒女知道做錯事,是會有後果,是要自己去承擔後果,而不是要求別人「包容」自己,不是把問題和後果卸給別人

所以正如文中所述,這種隨隨便便的「包容」,不就是等同於「縱容」嗎?如果次次都要包容他,不去指責他,那他何時才能學懂要有公德心,要顧及他人呢?


當然我知道,我沒這麼偉大和能力去改變內地人的思想和行為,亦知道造成他們這樣,是有很多歷史和文化因素,要他們意識到問題,還希望他們去改善,絕對不是一時三刻的事,甚至我有生之年也可能未必見到,但這樣我們就不去嘗試嗎?不去提點他們?不去播下讓他們醒覺的種子嗎?

因此,我的理念係想告訴他們,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就算僅能讓國內/香港人看到及明白我的看法,認同的只要放在心裡,從而檢討自己/提點身邊人。就算有0.000000001的內地人明白/改善,我都覺得是有用的

有些人說這是對內地人的偏見/歧視,但我覺得被偏見/歧視的是否應該反問一下自己,為什麼會被人 (還要是這麼多人) 偏見/歧視呢?  是人家的問題,還真是自己的問題呢?

正如外國人過往曾因為我們香港人的行為,歧視到訪的香港遊客,我不會覺得外國人不對,因為是我們影響了別人,破壞了別人的習慣/標準,我會覺得是香港人自己令香港蒙羞,我會覺得很慚愧;正如現在自己作為所謂的中國人,我都對中國人這些行為,覺得無地自容

怎樣的「包容」才能達致和諧,又能保障各人原有的權益免受侵害/影響? 我相信這絕對需要雙方的努力,尤其是要專重和平衡受影響一方的感受和損失


(註:此感言不是針對近日官恩娜事件,只是對「包容」一詞/一行之我見;另外,如要當面指正別人的問題時,應先注意自身安全和禮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讀:

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

搭車通通識:4人座位只坐4人

香港鐵路及巴士等公共交通,大多有預設座位人數,如4人座位只坐4人,5人座位只坐5人,如此類推

但有人為自己的舒適而超坐,強行和其他乘客迫在一起,佔用其他人的座位空間。

說道理,實在沒理由要因你們自私,其他乘客就要強行被佔用他們應有的空間和舒適,這是公平和尊重問題。

交通座位是先到先得,其實香港交通需時不長,如沒位子坐,所有人都會企一企

拍攝時間:2014年1月27日 晚上7時43分
拍攝地點:港鐵 東鐵綫 北行列車

拍攝時間:2013年7月27日 晚上11時23分
拍攝地點:港鐵 東鐵綫 北行列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讀:

2014年1月26日 星期日

香港開埠173週年

原來今日是香港開埠173周年,173年前(1841年1月26日)英國人來到香港插旗

(網上圖片)


 















的確,當年清廷要割讓土地給外國列強,是一大恥辱,但英國殖民香港這百多年期間,成功把香港由無價值的小漁村打造成國際知名的繁榮大都會,英國人也尊重這小島的歷史文化,為香港建立了完善的法制,香港人也被教育為文明有素質的公民

但反觀清朝後的中國,發生了令人心寒的文化大革命,把人民的心智思想和關係徹底破壞,是中國至今災難性的浩劫,更有屠城事件,和數之不盡大大小小野蠻荒誕事件


中國雖則發展開放了,經濟表面富強,一部分人富有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但人民變得財大氣粗和野蠻自我,因為歷史、政權制度和文化令他們失去了道德和文明的教養和進步,錢財和權力可以把一切品德和修養拋諸腦後,把人的心理變得邪惡


香港回歸了中國後,更見兩國政權管治上和心態上的分別(高低),香港人(尤其于英殖年代出生的年輕人)因此對英殖的香港念念不忙、津津樂道,形成部分香港人回歸後眷戀殖民地的奇異心態


歷史不能改變,但香港和中國應如何面對未來?我們應如何掌握我們的未來呢?

2014年1月25日 星期六

為何不可香港人優先?

我不是支持「香港人優先」網上群組成員闖軍營的行為,但的確,中國大陸內裡都有戶籍制度,農民工得不到城市的福利,是為了控制福利和資源分配

如今日報章評所述香港人移居北京,是北京人優先;外地人到深圳,是深圳人優先;世界上任何人移居到任何國家,所享的福利和保障都是當地公民或永久居民優先...

我不是主張甚麼「港獨」,但為何香港不能保障「香港人優先」呢? 


試問彈丸的香港怎能照顧13億的中國人口誰能保障本土香港居民原有的資源和權利呢?

(網上圖片製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讀

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內地人在港走出路中心截停巴士

早前有人拍到相片,有內地人因不滿巴士滿載飛站,走出路中心截停巴士,不讓巴士離開,並堅持要讓他及其同行親友上車


致中国国民:

此行为非常危险及自私,除了阻碍交通,亦阻碍巴士上乘客和所有人的行程,更对自己和其他车辆构成危险

香港巴士有载客量限制,为乘客和司机安全,巴士客满时车长可以飞站,而且强行挤进已满客的车厢,会影响原本车内的乘客,司机驾车时被挤迫的乘客阻碍视线,更会造成交通意外

香港巴士班次相对稳定,请耐心和冷静等候

(網上圖片)

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一人一票選最受歡迎男歌手,為何仍是...林峯

今年TVB的2013年度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更改了獎項的產生制度,連最受歡迎的男女歌手,都是經TVB fun由民意一人一票選出

看似很民主和公平,但為何現實上相對不受普遍大多數歡迎的林峯 (恕我直言,以往他奪得此獎項已有極大爭議),仍然能在全民一人一票的機制下勝出呢?

(網上圖片)























 這就要先看看候選名單 (如下):

(TVB網站截圖)




































以上這些就是全香港的男歌手? 陳奕迅呢?李克勤呢?劉德華呢? 張學友呢? 周柏豪呢? Rubberband呢? 等等等..... 香港好像還有很多很多男歌手

是誰把他們篩走呢? 甚麼原因/制度/人令他們不能進入候選名單呢?  究竟樂壇眾多歌手,如何被提名成為候選受歡迎歌手之列呢?


咪住!點解呢d字眼咁熟口熟面的?

對! 這與近日熱烈討論的「2017年行政長官及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非常近似,亦是對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作了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但是一個壞榜樣

如果預先有篩選,預先控制候選名單,咩人都無得你選,只有合中央意思的人才放入候選名單,就算全民一人一票,不受普遍大眾歡迎的,非民意的,仍然可以當選做"特首"的!!!

這所以為何不可以有篩選... 為何提名機制是這麼重要... 為何香港人和中央各自對提名機制都有各自的執著和立場!



一個歌手頒獎典禮,是否能夠做到真正的普選,是否合乎民意,或者不太重要,或者大家都當作娛樂罷了

但特區行政長官,是一區之首,其言行和決策絕對嚴重影響香港每一個人,及其未來

香港人,明白了沒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讀:

2014年1月18日 星期六

[轉載] 真正新聞自由之死

(主場新聞圖片)














真正新聞自由之死 — 蘆葦

《明報》換總編引起軒然大波,主要是擔心香港的新聞自由有進一步收窄的危機。

香港傳媒都清楚明白,把《明報》形容為本地新聞自由的「最後幾根稻草」,其實並不為過。現今,大部份本地傳媒都已「建制化」,能保持不偏不倚,敢於客觀批評當權、甚至北京的傳媒已寥寥可數,《明報》是當中異數。

相對難得的精神分裂

《明報》是很奇怪的報章,她有時頗「精神分裂」、近年社評言論,已被歸入「梁營」,評論有立場不是問題,但以當年總編輯張健波處理高鐵新聞一事,已被受批評;及後在梁唐選特首的報道編排,亦惹來質疑。與此同時,《明報》前線記者,在低薪長工長的環境下,仍能堅持追求事實真相,若干敢於批評、得失權貴的高質報道,卻常有出現,反映該報管理層亦相當包容,實在是香港人難能可貴的資產。

這便是為何當傳媒同業,一聽見《明報》突然撤換上任才兩年多的劉進圖,換上「外人」當總編,莫不憂慮《明報》將被完全建制化的原因。

因為《明報》的精神分裂、實在猶勝不少「精神殘缺」的傳媒。

傳媒第四權的重要

連日來,不少人替明報「辯護」說,傳媒老闆更換管理層人選的權利要尊重,何況是次新官未致,便即「扣上」打遏新聞自由之惡名,有欠公允。這點值得仔細想想。

沒錯,傳媒老闆有權選擇管理要員,一間企業高管的去或留,老闆有全權決定。但傳媒不單純為一商業機構,現代民主社會,傳媒機構有身兼監察政府、特權階級的社會角色、即所謂第四權。就是這樣一個社會角色,令主流傳媒每要更換總編輯人選時,都會變為一社會議題。情況有如政府高官突然撤職,大眾豈會不關心?

疑點多多令人憂慮

另外一點要考慮的,甚至更重要的是,整件事的過程細節,實在有太多地方,能夠構成「合理懷疑」,以推斷《明報》是次更換總編,是與「北大人」意圖加強影響本地傳媒有關。

首先是事件的突然。小弟亦曾是《明報》人,不違言一直認為劉先生並非總編輯適當人選,若單看把劉調職這部份,老實說,小弟不會想到新聞自由有被侵害的可能。問題,應是整個過程。

在未有明確繼任人的情況下,便把任職才兩年的劉急急調離場、實在離奇;且新職由他出任的迫切性亦不存在。另外,便是傳聞中的繼任人鍾天祥、其個人履歷實在令港人不無憂慮,他任職《南洋商報》總編輯期間,曾與《文匯報》續簽協,以在《南洋商報》中刊出《文匯報》專版,試問,你能想像《蘋果日報》會與《文匯報》合作嗎?故不難令人猜想,鍾的立場,至少是與《文匯報》等傳統左報相近,《明報》仝人、豈有不擔心之理?

何況,事件演進至今,《明報》老闆、管理層的回應,始終左閃右避,未有直接大方回應員工的訴求、今後《明報》編採方針是否能保持不變,更顯事件的不尋常。

更大膽假設,只因不容有失

的確,不得否認是,《明報》老闆拿督張曉卿,過去18年來的確給予《明報》編採部莫大自由,這點應給予肯定,但近來事態發展,令人不得不猜想,是否有一些原因,令張曉卿改變以往的想法。

香港人應清楚明白,一個人的政治立場,是可以「靈活變通」的,君不見譚惠珠、劉江華、甚至馮偉光,變臉之快之絕,三個字:「拍案叫絕」。

的確,至今我們都不能一口咬定,《明報》「將死」,但事態發展的確令人擔憂。

新聞從業員,都懂得「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原則,在保護新聞自由這道德高地下,各傳媒,甚至社會各界,這次不妨再大膽一點,假設多一點,事關、我們已再沒有條件、再沒有空間失去《明報》了。

真正新聞自由之死

有說劉進圖被調職,為香港新聞自由敲起警號,但事實上,警號早已發出,只是大部份香港人視而不見,聽而不問。

事例甚多,只列舉部份:《成報》篡改劉銳紹文章,由「唐梁都不挺」,變成「寧揀梁振英」,令人氣憤;商台李慧玲「被貶」,「旭日初升評權貴」﹞,頓變「夕陽黃昏我自聊」、令人惋惜;《信報》陳景祥被架空、換來郭艷明,「獨眼香江」變「河蟹香江」、令人痛心。

氣憤了、惋惜了、痛心了、可惜是,直至《明報》更換老總一事前,香港社會大部份人仍是無動於衷。溫水已成沸水、你的皮膚,你的五臟六腑,你的靈魂已燙傷了,還沒知覺嗎?

「反正我也不看報紙了」;「香港傳媒還可以信嗎?」;「那我又能怎樣呢?」以上對話你曾說否?

早前、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的本地傳媒公信力調查,《明報》失去中文報章公信力第一的地位,成為傳媒爭相報道的焦點,但更令我注意的是,這個調查多年來,被市民認為公信力第一的報章,叫《南華早報》,一份早已公認被「赤化」的報章。

上文我已指出不反對報章有立場,親建制不一定代表沒公信力,但可惜是《南早》近年處理敏感新聞的表現,實在令人大失所望。「李旺洋被自殺」的報道,《南早》被揭發零售版竟以100字簡訊處理,篇幅大大縮減。

當我們不再認真對待新聞;不再明辨報道優劣;不再思考新聞背後;不再珍惜新聞自由;不辨甚麼是真、不理甚麼是錯,那麼新聞自由對我們的意義又是甚麼?

若是次我們仍無動於衷,毫不關心事態發展,那麼,與其說《明報》換總編為香港新聞自由敲起警號,倒不如說,真正埋葬香港新聞自由的,不是傳媒、不是北大人,而是…香港人自己。

這才是真正新聞自由之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2014年1月11日 星期六

香港隧道/公路自由行自由踩

近日有報導,內地自由行來到香港,竟徒步進入紅磡海底隧道過海,亦有內地人踏單車踩入獅子山隧道及觀塘繞道

致中国国民:

据香港法例规定,任何人不可未经批准擅自徒步闯入隧道区,单车等亦不可进入隧道,行人及单车也不能进入高速公路,违者可被罚款及监禁

而且此行为会严重影响其他车辆,对其他人及自己构成危险,引致交通意外和伤亡 

(蘋果日報新聞圖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讀:

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

從前的小殖民地,今天小小的地方行政區

(蘋果日報新聞圖片)
香港特區政府對政制改革進行諮詢,但一直以來對不同的聲音,尤其是對與中央口徑不一的聲音,都明顯持不開放態度;據報章報導,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更指現時很多討論,都偏離特區只是一個享有高度自治的地方行政區域的原則

我只想說:從前的香港,也只是英國一個小小的殖民地,但英國人讓我們在國際上與其他國家幾乎有平起平坐的地位

但回歸後,「祖國」著力矮化香港,不斷提醒我們一國之大,香港之小,叫我們看小自已

看!這就是中國人的胸襟和眼界!

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

歡迎進入香噴噴的麥當勞車廂

致中国国民:

在香港铁路车厢和车站付费区内,是不可以饮食的,目的是为了不影响其他乘客,和不希望车厢被弄污,否则可被罚款港币二仟元






















 
拍攝時間:2014年1月 7日 晚上10時46分
拍攝時間:港鐵 東鐵綫 北行列車 363號車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讀: